科技與狠活? 水產(chǎn)品中的磷酸鹽可怕嗎?
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前言 近幾年,很多人開始擔心速凍蝦仁中的“保水劑”,說冷凍蝦仁很可怕,里面加了「復合磷酸鹽」,能讓口感更彈性,讓蝦吸水能力增強,一斤蝦仁賣一斤半的錢。因為這個「科技與狠活」,他們不敢再買凍蝦仁了。那么,磷酸鹽究竟是什么東西?為何要將它加到蝦仁中呢? 為什么磷酸鹽能讓蝦仁、貝柱等變得更有彈性呢?公認的原理包括幾個方面: 一是改變酸堿度,讓蛋白質的電荷增加,增加親水性; 二是促進肉類蛋白質中肌動球蛋白的解離,使肌球蛋白溶出; 三是螯合金屬離子,減少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。 但是,一切做法都要有度。用多了也會影響口味。按我國相關標準,在蝦仁等水產(chǎn)品中,磷酸鹽的添加量不能超過 5g/kg(以磷酸根離子計)。 其實,磷酸鹽在食品中遠遠不僅限于保水作用。它也用作緩沖劑、螯合劑、膨松劑、酸堿調節(jié)劑、品質改良劑、乳化分散劑,等等。肉制品中、淀粉制品中、米面制品加工中、飲料食品中,都有磷酸鹽在「大顯身手」。按我國法規(guī),在不同食品中,磷酸鹽的許可加入量在1~10 g/kg 之間。 不信的話,你可以去超市的肉制品柜臺看看。肉腸也好,火腿也好,午餐肉也好...有幾個產(chǎn)品的配料表上沒有「復合磷酸鹽」、「三聚磷酸鈉」、「六偏磷酸鈉」、「磷酸氫二鈉」之類的磷酸鹽配料呢? 然后再去飲料柜臺,仔細看看食品標簽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很大一部分的飲料中也加入了磷酸鹽,包括磷酸本身(比如可樂)。 那么,磷酸鹽是否可怕呢? 它的毒性非常小,因為我們的身體中就有很多磷酸和磷酸衍生物啊,學過生化的人一定都記得吧,生化反應往往開始于磷酸化。人體的能量物質就是三磷酸腺苷,也是結合有磷酸基團的物質。 但是,從營養(yǎng)學角度來說,過多的磷酸鹽沒有什么好處。因為只要蛋白質充足,我們是不會缺乏磷元素的。而磷元素過多,會降低鈣和其他多種礦物質的吸收利用率。對于中國這種膳食鈣攝入量較低的地區(qū)來說,這不是一件好事。當然,對于以新鮮食物為主的多數(shù)人來說,從食品添加劑中獲得的磷酸鹽,總量并不大,無需擔心。 來源:范志紅_原創(chuàng)營養(yǎng)信息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